防“孔”指南丨假期出行别大意!严防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!
传播途径完全一样,由白纹伊蚊(俗称花斑蚊、花蚊)和埃及伊蚊传播,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染。
传播途径完全一样,由白纹伊蚊(俗称花斑蚊、花蚊)和埃及伊蚊传播,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染。
基孔肯雅热疫情在广东江门突然来势汹汹,短短一周内新增病例高达2238例,占全省新增2426例的绝大部分。佛山、广州、深圳等地也相继出现病例,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当地居民措手不及。社交媒体上,不少网友表示家人中招,甚至有人被强制住院隔离,人心惶惶。
9月17日,江门市江海区的陈欣发现父亲因膝盖剧痛就医,竟被确诊为基孔肯雅热。当晚,父亲被隔离治疗,所幸三天后康复出院。但更让她心惊的是,邻居一家五口也接连中招。“这病来得像台风,说来就来。”陈欣苦笑道。
近期持续的降雨、高湿环境,为蚊虫繁殖与种群密度上升提供了极佳的气候与环境条件,也让蚊虫进入了“狂欢期”。
传播途径完全一样,由白纹伊蚊(俗称花斑蚊、花蚊)和埃及伊蚊传播,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染。
病例分布在江门2927例,佛山78例,广州68例,深圳22例,珠海13例,东莞7例,清远和湛江各6例,肇庆5例,汕头4例,韶关、梅州、中山和潮州各3例,茂名、惠州、汕尾、阳江和云浮各1例。
例分布在江门2927例,佛山78例,广州68例,深圳22例,珠海13例,东莞7例,清远和湛江各6例,肇庆5例,汕头4例,韶关、梅州、中山和潮州各3例,茂名、惠州、汕尾、阳江和云浮各1例。
根据广东省疾控局最新监测信息,2025年9月21日0时至9月27日24时,广东全省新增报告3153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,其中江门市占2927例,成为本轮疫情的重点地区。
基孔肯雅热(chikungunya fever)是由基孔肯雅病毒 (chikungunya virus, CHIKV)引起,经伊蚊(俗称花斑蚊)叮咬传播,以发热、皮疹及小关节疼痛/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,各年龄段均有可能感染发病。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jpbl@jp.jiupainews.com
返校后,若出现发热、皮疹、关节痛等相关症状,请第一时间到校医务室就诊。
炎炎盛夏,蚊虫易滋生,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。为有效防控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,筑牢群众健康防线,8月以来,平安融易广东分公司积极联动监管单位及地区各专业公司,社企联动,共筑防线,共促健康。
10月全省及深圳市伊蚊(传播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的媒介)将持续活跃,叠加中秋国庆人群大范围跨区域流动和聚集,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疫情将存在较大传播风险。
据广东省疾控局最新数据,8月17日至23日,全省报告336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,佛山独占206例,广州62例领衔,湛江15例、潮州13例、深圳9例、河源8例、惠州6例、东莞5例,珠海和阳江各3例,韶关2例,江门、茂名、梅州、揭阳各1例。好消息是,目前无重症或死
广东的朋友们注意了!刚从疾控部门传来消息,8 月 17 日 0 时至 8 月 23 日 24 时这一周里,全省新增报告了 336 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。可能有些小伙伴对这个病还不太熟悉,但最近蚊子活动频繁,这个由蚊子传播的传染病可得重点提防!
广东省疾控局通报,8月31日0时至9月6日24时,全省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178例,未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。病例涉及佛山85例、广州40例、深圳21例、珠海5例、江门4例、湛江4例、清远3例、东莞3例、云浮3例、汕头2例、河源2例、中山2例、潮州2例、韶关1例
为坚决阻断基孔肯雅热传播链条,筑牢群众健康防线,按照全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“拔钉子”攻坚行动部署,9月28日,江门市统计局主要负责人带领党员突击队下沉挂点“钉子村”,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。
新华社广州9月28日电记者从28日召开的广东江门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当前该市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,每日新增报告病例数从9月20日的574例降至9月27日的455例。
据广东省疾控局微信公众号发布《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监测信息(2025年9月21日—27日)》,2025年9月21日0时至9月27日24时,全省新增报告3153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,未报告重症和死亡个案。病例分布在江门2927例,佛山78例,广州68例,深圳22例,
病例分布在江门2927例,佛山78例,广州68例,深圳22例,珠海13例,东莞7例,清远和湛江各6例,肇庆5例,汕头4例,韶关、梅州、中山和潮州各3例,茂名、惠州、汕尾、阳江和云浮各1例。